找到相关内容447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修必读(2)

     释道儒流一化风。休分南北与西东。五常五戒何曾异。归本自同。老子掌中明至理。逹磨面壁?真空。时人不解源流意。是是非非甚日穷。  縂颂  历代名儒颂佛章。始知西域教非常。摧邪?正张天觉。舍伪从真白...相昏涂炬。夭口千金敌国钦。九界同归作洲渚。不饮酒。离群丑。智慧照明狮子吼。衣里圆珠豈更忘。免得亲翁再苦口。归五戒精明。观音势至为师友。  示马光世  未知个事难得知。已知欲忘亦不易。忘却威音那畔底。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070736.html
  • 天台宗纲要一书之微言

    我真净。  (二)、智者明示:圆五品‘同除四住,此处为齐(与三藏头齐),若伏无明,三藏则劣’。  所谓四住:见惑一住,三藏教‘法行事断’断见一住,名须陀洹。思惑住,三藏教‘法行事断’,断思住,名...领。沙弥说今授你二,你要么?老比丘点头。沙弥令其正心诚意,手摩其顶,顷之猛喝:二。问:得么?老比丘笑颜点头。如是沙弥授老比丘‘,四’毕。问:得么?老比丘点头笑颜。沙弥自疚作弄老人,说:我是和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0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),译为入流  ,以根不入尘而入于圣人之流。第二是斯陀含(二罗汉)  ,译为一往来,谓在尘世的九品思惑中,已断尽六品,尚有  品残惑未尽,还须一次往生天上,一次来生人间,始能断除,  故称一往来。第三是阿那含罗汉),译为不来,谓已  断尽九品思惑,而寄居到色界四禅天上去,再不来欲界受生,  所以叫不来。第四是阿罗汉(四罗汉),谓已证到了无生  法忍,即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地,而超出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2)

    身、口、意所引起的贪、瞋、痴等诸烦恼,就会  造成种种的恶业。有了恶业,自然会受到三界六道轻重不同的  苦报。由此看来,集是苦的因,苦是集的为灭谛,即是  设法灭除集谛中的苦痛,而进入涅盘的解脱...修行的正当方法,所以叫八正道。  注41:阿罗汉,是声闻四之一。初果叫须陀垣,二叫斯陀含,  叫阿那含,四叫阿罗汉。声闻人修到阿罗汉,就没有再修  的必要,所以称为「无学」,阿罗汉以下的三个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970856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

    通常称之为在家戒;这虽是学佛的起步,但由此能进入圣域,了脱生死。因为受持五戒,若发出离心,即能因此可证初果,乃至(四果者,必须出家),若但求人天福报,或其戒力薄弱者,也可以因此不堕涂,而终将导致...,并非依于思维的活动而来,必须具备戒定慧的修持,才是正觉之道,解脱的法门。戒定慧被称为佛法无漏学,意即依此修持可断烦恼,直趋菩提之境。  虚云和尚对于佛学的见解,是合乎佛陀教法的本怀,因为他重视戒律...

    胡健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271148.html
  •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

    正见,谓意识相应,善有漏慧。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?以五识俱生慧,不能决度故。审虑为先,决度名见,五识俱慧,无如是能”。㈦有学正见:有学即初、二、圣者,这些圣者“身中诸无漏见”即是无分别智与后得智...等体有差别故。然心心所,一一生时,以理推征,各有三分,所量、能量、量别故,相见必有所依体故,如集量论伽他中说。  似境相所量  能取相自证  即能量及  此体无别  又心心所,若细分别,应有四分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973552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漫谈

    ldquo;阿难眼中有泪,耳中有垢,口中有涎,身中有屎尿,成夫妻便有浊漏,有浊漏便生子女,有子女便有死亡,有死亡便有痛苦,有何可爱呢?”摩女闻佛所说,恍然大悟,爱念顿消,证阿罗汉。可见色相...,又调和了诸家,对于禅修来说有指导性的意义。这一章我们来学习佛门中一部最重要的经典《楞严经》,因为这部经典既是禅宗所推崇的,也是净宗所推崇的,同时它也是秘密部经典,所以它是当前最流行的禅、净、密宗的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073942.html
  • 怎样做一个居士

    佛教的本意;解脱道的修持工夫,也毫无疑问,是以出家的身分为宜,至少,出家人的牵挂没有在家人那么多。所以,出家人可证小乘四,在家人最多只能证到,南传的北道派,虽主张在家人也可证到四,但其既证四...一、类法门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,若从大体上说,可分大类:第一是人天道;第二是解脱道;第三是菩萨道。学佛的宗旨,是在求取解脱道;学佛的著力点,却在于人天道。尤其是人道,乃是生死与解脱的最大关键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675254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

    自以为有所得么?须菩提说:不也,斯陀含名为一往来,虽再来一生,以后不复再来六道受生,但此一往一来,终是性空不实,倘有此念,便立我人四相,就不成其位了。佛又说,那呢?须菩提说:不也,阿那含也不能作...穷尽的。 要世上一个病人也没有了,医药就用不着了。佛法正是如此。佛法的五明,一是因明,是说一切辩证法,分别邪正真伪的理,是论理学。二是内明,明自家心宗佛性,专讲人生内在的学问。这两门,是自己的功夫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476149.html
  • 陈兵教授 :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

    恶道里去。 四、断烦恼与恋爱、婚姻的矛盾 人是欲界众生,由先世烦恼惑业,感得粗重的血肉之躯。除了乘愿再来的以上圣人,一般生理正常的男女,到了青春期,随性成熟,莫不有生理上性的欲求、心理上爱异性...坐禅入定,不应贪便宜求即身成佛、神通自在,不应亟亟求往生净土,而应把重心放在“了生”的大本上,通过学习、观修,真实发菩提心,获得正确生活的智慧,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。这其实是立志、处世、立身大问题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676339.html